自讀醫學系以來,精神醫學擁有最多的反思空間,而這些症狀也令人震撼,好端端的年輕學子忽然不去上學了、為人父的教授成為流浪漢,躲避沒人理解的監視...,記得某堂人文課的指定閱讀:《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》,讀完內心是震撼而感慨的。精神疾患背後的原因很複雜,至今沒有人能清楚說出病因,不過在統計上,許多患者都有一則則辛苦的故事,他們越過一座座山,壓抑著忍耐著,直到有一天忍耐不住、直到發作,從此世界不再一樣,聽見了別人聽不見的聲音,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事物,成為一國之君或所有女子的愛戀對象,焦慮、多話或靜默不語,充滿自信或毫無存在感。

不像一般內外科的病例,簡簡單單的主訴、現病況:這個病人發燒,有糖尿病史...。每次翻開病例,總是寫著長長的過去,從小到大,什麼時後被欺負了?什麼時候遇到怎樣的挫折?那些時間有短暫的風光?什麼時候又吵架離婚?有些人為對抗重度憂鬱而倚靠酒精,有些人嘗試自殺,也有些人不能被家人諒解。一個個故事在門診,在病房,在我打瞌睡的案例討論會上。一幕幕悲歡離合,赤裸裸的呈現。

主治醫師說,我們要試著理解這個世界,這世界比想像中複雜,但當我們了解以後會發現世界還是蠻簡單的。「一位從小夾在爸爸媽媽中間的青年,最後選擇親近媽媽;如何透過事實去說服他爸爸其實是照顧他的?就算他改口說爸爸好,我們真的相信可以在住院的十幾天內說服病人十幾年的觀念嗎?」要在不疑處有疑。

我的PRIMARY CARE是一個思覺失調症的教授,病房的人都尊稱他老師,今天找他聊天作紀錄,他喃喃自語的說有獅子你們看不到,工專的同學在獅子裡面,獅子咬我......。看著他自己跟自己的對話,有時我不知道是否要繼續問下去,也不知道能給他什麼幫助,「你快樂嗎?」「還好。」默默紀錄下他有視幻覺、聽幻覺。我沒有打擾他的世界。

getImage.jpg

看著這些好苦的人,想到自己受的一些苦,當初該逃避嗎?為什麼這麼堅持?這週陳舊的房間被打開,捲起過去塵埃,自己還在復原的路上,也還是軟弱,只是想到聖經說耶穌跟我一樣軟弱,覺得很不可思議,卻也很安慰:與受苦世人同在的主,亦是賜下平安的主。 「......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,是要使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。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要有勇氣,我已經勝過世界。」透過苦難我們認識這個世界,不但如此,也多認識了些勝過這世界的主。謝謝這週陪我悲傷陪我快樂的人們,感謝上主。

 

 

我受苦是與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。

你口中的訓言語我有益,勝於千萬的金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Psychiatry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d245737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