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個月有幸在一家印度北方的基督教醫院見習三週多。

印度是一個多文化,多語言的國家,光是認可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,而印地語(Hindi)被定為他們的國語。每隔100公里,就有不同的語言、衣著、食物、信仰。在這裡醫師用印地語參雜比哈爾邦(Bihar)的方言(Bhojpuri)問診,醫師之間的醫學語言是英文。在這樣多元文化下,一個印度南方來的醫師要在這裡行醫,也必須面對文化的衝擊與適應。

我住在醫院社區的western guest house,客房總是接待各國的人們,參訪、幫忙,來來去去。客房早、晚餐供應西式餐點,中午則是印度的咖哩飯與餅(Roti)。一位瑞士醫學生,兩位美國女醫師,一對美國醫師夫婦,各自因著不同的原因來到這裡,我們一起生活,一起在醫院見習。飯桌上流動著流利的英文,我大多時候只是靜靜的聽。

一起住的夥伴

對我來說,異文化適應最重要的是語言,如果聽不懂、不會講,我就無法與與人交流。剛開始在護理站很生疏,後來漸漸認識一些護士,用英語簡單的交流,並且跟他們學習印地語會話,如「你好嗎?痛嗎?謝謝、我不會講印地語……」。之後遇到其他的印度人,說幾句印地語的確有助於拉近距離。不過如果真的要聊更多,還是用英文。十分感謝教我印地語的護士們。除了印地語,英文也需要適應,印度醫生講話的語速很快,又帶著我不熟悉的口音,我必需很專心聽卻不一定聽得懂,不知道是自己語言能力不夠?還是醫學知識不夠?想到有些對話,他們耐心地重複講兩次三次,心中就蠻感恩的。

產科護理站,也是印地語教室。

口說英文是另一個挑戰。遇到大家英文都很好時,說起英文就沒有這麼自在,也覺得自己英文不夠。常常脫口而出一句英文,然後下一秒發下自己用了一般動詞又用be動詞,或者時態用錯了。考試時文法都會答,對話時卻無法不假思索地用出來,時常講錯或說地很慢。有一次我跟瑞士的醫學生分享這件事,他說:「沒關係,我聽得懂。有的時候我也會用錯文法……。」謝謝他的回答與接納。文化適應是雙向的,當談話開始時,我必需適應對方的腔調、語速,而對方也因著我放慢對話節奏;外國人適應新環境,新環境適應外國人。這時耳邊悄悄響起爺爺的語重心長:「語文很重要,要好好學。」

我的麻吉瑞士醫學生Yannick

這段在印度的時光,有些日子我很高興,覺得自己都適應了;有些日子又覺得還是很陌生,需要重新適應。心情起起伏伏,不過大體上在這裡學習是快樂的。剛開始選擇在婦產科,因為比較不需要跟病人溝通,腹部的觸診、觀摩生產、在刀房看剖腹產都可以學習到東西。後來換到內科,就比較挫折,語言門檻較高,聽不懂病人的印度方言,醫師的英文有時口音太重也聽不懂,整個查房過程必需很專注才能吸收部分。

記得那時候,主治醫師分配給我一個題目,要我報告如何分辨暈眩是周邊性或中央性,想到要用英文報告給其他英文比我好的醫生聽,就覺得有壓力,也對自己的英文沒有自信。回到客房,大家又嘰嘰喳喳地說著英文,頓時聽英文聽得好想吐。我躲回房間,唸著我的中文聖經,含著淚跟上帝說:在語言的軟弱中倚靠祢……,也就先睡了。隔天還是認分地準備報告,把資料謄上投影片,上台分享。報告完,意外地獲得大家的掌聲。他們跟我說:「你報告得很好。」、「我喜歡你示範的手勢。」我說:「謝謝你。」心中回想起之前英文堂聚會讀的歌林多前書12章:「不但如此,身上的肢體,人以為軟弱的,更是不可缺少的;身上的肢體,我們認為不體面的,越發給它加上體面;我們不雅觀的,越發裝飾得雅觀。我們雅觀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;但上帝配搭這身子,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。」經文中所說軟弱的肢體就好像自己,在醫師之中我就是英文比較差。但上帝卻把祂的榮耀加在我身上,我覺得很感謝神,也認為神在肢體中的作為十分奇妙。

醫院裡的教堂

文化適應並不是很容易的事,我們離開了熟習的語言、飲食、氣候、習慣,試著擁抱新鮮的人事物,學習接納自己的不懂。剛開始在印度寫下文章的初稿是想要記錄適應時的辛苦,卻在回想時發現許多感恩,感謝醫院裡的人願意跨越文化與我溝通,給予我鼓勵與機會,感謝上帝設計的肢體生活,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。如果你正在適應新的文化,新的人群,願神與你同在,成為我們最大的倚靠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india Bihar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d245737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